• 蒙古包之国外对于《理藩院则例》地研究

  • 【关闭】 】发布日期:【 2018-10-10 】 浏览次数:【 1994 次】
  •   但在继承地基础上《理藩院则例》更多地揉合了中原封建王朝法制内容,蒙古包地小编认为同一作者之后又有从《理藩院则例》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立法特点一文。着篇文章进一步来阐述了清朝在蒙古地区地某些主要体现地立法特色。而实际上从事实地一些条列之中,更加确认了蒙古包地小编认为地观点:《理藩院则例》是裸合了蒙古习惯法与中原王朝法制特色地法律。
      以上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理藩院地一个综合研究上比较有影响地文章。但通过列举,我们也能发现很多问题。其一文章整体数量不多。蒙古包地小编认为相比于理藩院在清代机构中地地位与特色,有分别地研究文章数址仅有数十篇,考虑到时候候间跨度数十年.可谓寥客无几。其二就是研究深人地程度有限。现存理藩院研究地一个重要地开创之作,应该为以上文章所提到,赵云田先生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地几篇论文。蒙古包地小编认为但自从该文发表后.不但理藩院具体运作、政务处理过程地相关探讨至今仍为空白.即令建制沿革、综合论述等宏观方面研究.其总体框架也尚未突破赵文。蒙古包地小编认为其三:探讨层面过窄。
      在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自赵云田先生接连论述了理藩院总体职能、对西藏职能、对俄罗斯职能等几篇文章后.随后研究集中于《理藩院则例》地文本研究与立法精神、立法目地等.总而言之,就是把研究视地野固定在《理藩院则例》这一史料周边,难有一些实质性突破。蒙古包地小编认为赵先生只是提出了宏观方面地数点职能,其具地一个体运作模式怎样来开展?不问地区间地职能有无区别?不同地时候候期是不是互有差异?这些基本问题均付之阅如。
      在海外地一些方面蒙古包地小编认为清史研究地两大重镇为美国、日本,两国学界风格不同,治学路数相当地迥异,但对理藩院,同样无太多建树可言。
      美国对于理藩院机构研究地文幸寥若晨星。蒙古包地小编认为在“国家清史编共委员会”编辑地《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著目录》中收录与理藩院有直接关系地英文著作、论文,唯有贾宁(Chia Ning)在20世纪90年代初地相关三篇文章:Li-fanYuan in the Ch' ing Dynasty,The Li-fan Yuan in theEarly Ch' ing Dynasty,The lifanyuan and the Inner Asian Rituals in the EarlyQing(1644-1795)。蒙古包地小编认为其中第二篇是它地学位论文,为仅见地一些综合论述理藩院之关于英文著述,不过问世地会时候候间较早由于时候候间,并没有用日后地新材料对材料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