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蒙古包

  • 【关闭】 】发布日期:【 2018-08-04 】 浏览次数:【 2176 次】
  •         蒙古包的历史传承和游牧智慧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广为流传的《敕勒歌》中所提到的“穹庐”,就是蒙古族特有的传统民居——蒙古包。在距今两千余年前,当时的匈奴帝国统治北方草原,中原人普遍称蒙古包为“穹庐”。几千年来,蒙古包(穹庐)历经匈奴、回鹘、柔然、突厥、鲜卑、契丹等诸多游牧民族的传承与改造,使得外观和形制逐步完善,更趋实用、舒适和美观。
            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这种住所被称为蒙古包,是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才有的称谓。满语称“屋”为“博”,所以满族把蒙古人住的家屋称为“蒙古博”。“博”和“包”谐音,用汉字表示时,取其音和形,写作“蒙古包”。古时,汉族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幕”、“毡帐”、“毡房”、“毡包”,蒙语则称“格尔”。
            “蒙古包”是亚洲游牧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便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文明之集大成者,他们历代居住的蒙古包是其物质文化中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明白了蒙古包的一切,也就明白了蒙古人的现实生活。丹麦著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henning haslund christensen)说:“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在这里产生。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风俗被一代代传承保留,成为沟通古今的桥梁。”
            蒙古包内部一角
            蒙古包对草原生态环境几千年来的合理保护是显而易见的。
            游牧毡帐的好处就是:人行、畜行、住所行。三者动态平衡,不等此地草被吃完,生态尚未破坏,便拔营起帐,继续寻找水清草嫩之所。用中原农耕文化的经验看来,会觉得蒙古人浪费,这么好的草,不等吃完就搬走了?可现代学者研究发现:大自然有个拾一律的定律,即自然资源在消耗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才能自行恢复,持续再生。游牧民族为了保护草原和自己生存的环境,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个规律,并真正做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普遍形成了爱护,保护再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如果说农耕文化是依托土地,以“居”为主的文化的话,那么游牧就是依托草木,以“行”为主的文化。牧人们在“行”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不愁终日移家去,翻爱他乡水草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牧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们常说: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这样的游牧生存方式,人总是在运动,畜在任何时候吃的都是鲜草,肉质鲜美,膘肥体壮。草也能够及时恢复生机,吸收牲畜的肥料,越长越好。人吃上这样的肉,活动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然也可以健康长寿,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蒙古包的结构与搭建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传统蒙古包制作从来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蒙古包搭建的普遍模式,都是先立架木,后盖苫(音shàn 意:用席,布等遮盖)毡,最后放幪毡。
    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脑、乌尼、哈那、门槛。立架木的第一道工序是圈围哈那,圈围之前,先把选好的包址平整好,在蒙古包的正中间(将来放火撑子的地方),把套脑放下,使辅梁正冲南北方向。
    套脑
             蒙古包的套脑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脑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脑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脑不分。联结式套脑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脑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脑,下接哈那。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保证肩齐,体圆。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的。
             哈那承套瑙、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脑大小决定。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脑、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给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最好)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窄,包的直径就小;要矮建的话,哈那的网眼就宽,包的直径就大。雨季要搭得高一些,风季要搭得低一些。蒙古人四季游牧,不用为选蒙古包的地基犯愁,这样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由于哈那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装卸、运载、搭盖都很方便。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工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外凸出,腿要向里撇,上半不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毡门要吊在外面。
    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后就要顶支柱。因为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气会使套脑的一部分弯曲。连接式套脑多遇这种情况。八到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脑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过去一般只有王爷才能用龙纹。
    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脑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脑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其领正好和套瑙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带子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可以保证其中的人的安全性)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脑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蒙古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它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是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捆压得更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捆绳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脑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哈雅布奇
            哈雅布奇,是围绕围毡转一圈将其底部压紧进行封闭的部分。春、夏、秋三季主要由芨芨草(枯枝)、小芦苇、木头,冬天用毡子做成的。暖季的哈雅布奇是卷成一个圆棒形的,无风天折起来放好,有风时围上。冬天用的哈雅布奇是用几层毡子摞起来做的,上面纳有花纹。
    木杆
            蒙古包后面总是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不准外人走近。据说,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王流放在北海边。他刚到不久,降将李陵便奉命来劝苏武投降。被苏武痛骂一顿,还要举节棒打他,吓得他慌忙逃走。从此,匈奴王不给苏武饭吃,苏武便自己开荒种粮食。不论是放羊打草、种地做活,还是行居坐卧,出使的节棒一时也不离苏武的身边,日久天长,节棒上的飘带和旄球都磨掉了,他还是带在身边。当地牧民见了,都非常敬佩他。        苏武被汉朝迎接回国后,当地人民怀念他,便都在蒙古包后边,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杆,作为苏武当年时时留在身边的节棒的象征。
            蒙古族男儿的“三不离身”
            蒙古喀尔喀部落马鞍
            古老的马头琴
            蒙古包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初到塞外,蓝天白云下雪白的蒙古包,在茫茫草原的映衬之下,有一种空灵之美,像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故事。蒙古包搭建不仅具有它独特的技术性,更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体现。走进传统文化和内涵比较丰富的蒙古人家,你会从里到外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走近蒙古包,你可以看到带有花纹的黑毛绳的捆扎和装饰。进入包内,抬头细看,乌尼、套脑、巴根全部是彩绘。如果是三圈套脑四柱巴根,装饰会更加华美无比。巴根浮雕盘龙,四个柱头绘有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或者成吉思汗的征战队伍,草原上的五畜等,有时候你会看到它们似乎动起来,转着套脑行走,无首无尾,延绵不绝。
            哈纳上挂的是刺绣的帘子,或者图案花卉,牧人五畜,非常具有民族意蕴。蒙古包内的家具,碗架、板箱、立柜、佛龛、梳妆台、,有雕刻、彩绘,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火撑和奶茶锅上都镶着七珍八宝图案,席间坐的都是手工的传统地毯。主人敬酒之时,会特别拿出雕花镶宝石的手工银碗与来宾共享。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蒙古包作为蒙古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场所,对蒙古族的体质、性格、气质、文化心理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从小在蒙古包里诞生,马背上成长、辽阔草原上生活的人,会有和农耕地区长大的孩子完全不同的游牧意识。他们行动敏捷,喜欢新鲜天地,富于开拓和冒险精神,无太多的后顾之忧。由于从小在马背上成长,体质耐力、忍饥耐寒的程度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自春秋战国以来,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家在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在战争中的优势时,无不提及他们的战马、战车、食物、和蒙古包等后勤保障传统。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又发现了蒙古包的游牧智慧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之间的联系。这种绿色、环保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新关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