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包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 【关闭】 】发布日期:【 2018-07-10 】 浏览次数:【 2775 次】
  •   苍苍蓝天,茫茫草原。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有一个核心,它是游牧人温暖的归宿,是草原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那就是蒙古包。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蒙古包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蒙古包
      蒙古包整体上是架木结构和毡子覆盖的建筑,其中架木结构主要有天窗、顶杆、围壁和门四个部分。
      
      一个直径6米的蒙古包自重只有200公斤,比相同大小的砖混结构房屋轻得多,一个牧民女子就可以轻松搬动。由于自重轻,地震来临时,受地震力作用左右摇摆的惯性就小,更稳固。
      
      我手上是一个简易的蒙古包围壁。做围壁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格,在交叉点用皮钉钉住。这一特点,使蒙古包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地震来时,这些平行四边形网格将地震力分散开来,充分发挥缓冲作用,达到抗震目的。
      
      其次,这种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的流线型结构特征,还具有抗风雪的作用。实践证明,搭建牢固的蒙古包能经受住冬春十级大风。
      
      蒙古包搬迁方便,搭建过程非常简单,一般是在适宜的平地上根据包的大小画一个圈,沿着画好的圈把围壁架好,再用梁柱架起天窗,用顶杆将天窗和围壁衔接在一起绑好,然后搭上篷布或毛毡,用绳索系牢,便大功告成。
      
      蒙古包的“抗震性能好,抗击风雪,冬暖夏凉,搬迁方便”等特点使得它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寒地区的应急救灾。在2004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5.9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后,蒙古包被作为应急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送往灾区,得到灾区人民一致好评。也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将蒙古包作为应急物资进行储备。这就是我们储备库里的蒙古包。
      
      蒙古包:灾区人民的“流动家园”,这是灾区人民给蒙古包的最高赞誉。灾难无情人有情,蒙古包在为灾区同胞送去温暖的同时,也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