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蒙古包

  • 【关闭】 】发布日期:【 2018-05-21 】 浏览次数:【 4339 次】
  •   说道蒙古包,大家见到最普遍的就是一个圆形类似于大柱子的房子,那蒙古包的传承以及搭建大家了解多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蒙古包的传承以及蒙古包是如何搭建的。
      蒙古包
      蒙古包的传承和游牧智慧
      
      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通常用一层或者两层羊毛毡覆盖。这种住所被称作为蒙古包,是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才有的称谓。满语称“屋”为“博”,所以满族把蒙古人住的家屋称为“蒙古博”。“博”和“包”谐音,用汉字表示时,取其音和形,写作“蒙古包”。古时,汉族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幕”、“毡帐”、“毡房”、“毡包”,蒙语则称“格尔”。
      
      “蒙古包”是亚洲游牧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便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文明之集大成者,他们历代居住的蒙古包是其物质文化中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明白了蒙古包的一切,也就明白了蒙古人的现实生活。丹麦著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henning haslund christensen)说:“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在这里产生。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风俗被一代代传承保留,成为沟通古今的桥梁。”
      
      人们常说: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这样的游牧生存方式,人总是在运动,畜在任何时候吃的都是鲜草,肉质鲜美,膘肥体壮。草也能够及时恢复生机,吸收牲畜的肥料,越长越好。人吃上这样的肉,活动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然也可以健康长寿,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蒙古包的搭建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和苫毡以及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传统蒙古包制作从来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蒙古包搭建的普遍模式,都是先立架木,后盖苫毡,最后放幪毡。
      
      蒙古包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初到塞外,蓝天白云下雪白的蒙古包,在茫茫草原的映衬之下,有一种空灵之美,像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故事。蒙古包搭建不仅具有它独特的技术性,更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体现。走进传统文化和内涵比较丰富的蒙古人家,你会从里到外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走近蒙古包,你可以看到带有花纹的黑毛绳的捆扎和装饰。进入包内,抬头细看,乌尼、套脑、巴根全部是彩绘。如果是三圈套脑四柱巴根,装饰会更加华美无比。巴根浮雕盘龙,四个柱头绘有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或者成吉思汗的征战队伍,草原上的五畜等,有时候你会看到它们似乎动起来,转着套脑行走,无首无尾,延绵不绝。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蒙古包作为蒙古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场所,对蒙古族的体质、性格、气质、文化心理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从小在蒙古包里诞生,马背上成长、辽阔草原上生活的人,会有和农耕地区长大的孩子完全不同的游牧意识。他们行动敏捷,喜欢新鲜天地,富于开拓和冒险精神,无太多的后顾之忧。由于从小在马背上成长,体质耐力、忍饥耐寒的程度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自春秋战国以来,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家在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在战争中的优势时,无不提及他们的战马、战车、食物、和蒙古包等后勤保障传统。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又发现了蒙古包的游牧智慧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之间的联系。这种绿色、环保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新关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