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不知道的蒙古包里的科技

  • 【关闭】 】发布日期:【 2017-02-09 】 浏览次数:【 3641 次】
  •  
     
      说到蒙古族,首先映入脑海的画面一定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碧空如洗、白云低垂,成群的牛羊悠闲漫步,还有一座飘着缕缕炊烟的蒙古包,门口立着美丽的姑娘……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夏天就要到了,正是去草原旅行的好时候,今天跟大家聊聊蒙古包吧。看似简单的蒙古包里,实际上包含着许多的生存智慧和科技元素,本期内容干货满满,说不定可以让你在同行的旅伴面前显摆一把哟!
     
      蒙古包的高矮大小,收放自如。
     
      蒙古包是由套脑(天窗)、乌尼(木杆)和哈那(围壁)组成的三段式结构;木制的套脑是蒙古包的天窗,居于蒙古包之顶。蒙古包采光、通风、走烟都通过套脑,帐篷式建筑加入套脑的设计后扩大了包内的容积,也增加了进入包内后人可直立行走的范围。乌尼是撑起蒙古包顶棚的长杆,排列呈辐射状,一头支撑起套脑,一头架于哈那围壁之上,就像是人的腰一般。
     
      蒙语称为哈那的围壁则是窝棚式建筑革命性的发明,它们是蒙古包的腿,有了哈那,蒙古包才真正站立起来,极大地增加了人在包内可直立行走的范围。哈那是由木杆和皮钉制成的网格状的方形大扇片,蒙古包的面积和高度都可由它来控制。
     
      哈那片的网孔为不稳定的四边形,可以自由开合,通过调整网孔的开合程度即可改变网片的宽度和高度。在哈那片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哈那片拉得越开,蒙古包面积越大,而高度越低;哈那片收拢,则蒙古包面积减小,高度增大。
     
      当然,哈那片本身的大小和数量也是决定蒙古包大小的重要参数。通常牧民以哈那的数量来大致估算蒙古包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扇哈那的蒙古包,也称为标准蒙古包,富裕人家可住6-8扇哈那的蒙古包,旧社会的王爷和上层喇嘛才能住12扇哈那的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