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牧民族与蒙古包的渊源

  • 【关闭】 】发布日期:【 2016-08-30 】 浏览次数:【 3121 次】
  •  

    蒙古包

      蒙古包已经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衰更替、承载着北方游牧民族物质以及精神审美的追求而又流传至今的居住形式,长期以来都被学界所关注,成为历史学家、民族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和建筑学家等的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他们或从历史、或从民俗、或从艺术、或者从建筑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但对蒙古包的物质文化的研究尚不够细致与深入,在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从蒙古族传统的民居物质这方面入手的话,结合一些相关的民族文物,运用考古学、器形学以及民族学等的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只有把物质文化作为研究的一个出发点,才能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出蒙古包所涉及到的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宗教信仰、审美意识、风俗习惯、崇奉和禁忌等方面的一些深刻内涵。

     

      蒙古包,古称穹庐、毡帐、毡庐等。蒙古包是包括蒙古族本身在内的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典型居住形式,对其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毡庐其本身的发展流变、形制组成、材质工艺和建筑的特征,地域反映着我们北方民族畜牧业生产以及建筑技术等物质文化的一个发展水平,是人们赋予其习俗礼仪、宗教信仰以及审美取向等诸多内涵的一定基础。只有将涉及毡庐物质文化的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真正的把这一物质事项的全貌都梳理清楚。

     

      第二,以这一物质事项作为一个基础,才可以科学地研究跟毡庐有关的习俗礼仪和所蕴含的游牧民族精神的诸多方面。就像蒙古包厂内家具的形制、种类、用色、纹样特征等,在种种外在形式、色彩的背后,就凝结着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审美取向以及价值追求。